范曾悼念亡妻遭群嘲:“国宝级艺术家”的爱情,不能细看
来源: 世界华人周刊 海外观察第一站  日期:2021-11-15 20:36:21  点击:3139  属于:文化交流
 



一篇讣告,引发群嘲。


继“潘嘎之交”后,沉寂许久的互联网又造出一个新成语。主人公还是一位艺术家,比潘长江老师的腕儿都大。

前几天,中国顶级书画大师范曾的妻子楠莉去世。

范曾有多顶级呢,他曾两度成为中国“最贵在世国宝艺术家”。



● 范曾作品《韩非子像》,都能认出来吧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这本来是世间最悲伤的事,没想到却因为一篇讣告引来了群嘲。





1

在这篇299字的讣告里,范曾先是用两句话叙述了妻子去世的时间和年龄。随后就浓墨重彩,感激妻子40年来对自己的支持。怎么支持的呢?

“不求名利,克己奉公,热心慈善事业,凡我所奉献的书、画作品,她皆欣然取出,其中有她陪同我画了200张画捐献给南开大学建东方艺术大楼。”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极好的行为,但总感觉哪个地方不对。五个字来说,就是有人在抢戏,接下来他又讲道:

“捐献作品还包括钤有她收藏印的精心之作,略无吝啬,据荣宝斋价达60亿,而于公益捐献款项,亦皆楠莉从积蓄中取出,因为我是全国纳税模范,所以她所有捐款皆是税后收入。”

60亿、全国纳税模范,这些重磅的数据和头衔,足以闪瞎群众的双眼。这么几段文字下来,都占据讣告一半内容了,谁还能分清主角和配角。




有网友看后叹为观止:“看不出丝毫真情,借盛赞楠莉的慈善公益之举,字里行间都是在抬举自己。好容易从金钱说回对逝者的怀念,全是套话。”

一时之间,“范曾悼妻”成为了网络新成语。谁能够想到,在悼亡这种严肃的场合,还能够不动声色地抢戏。



● 范曾与妻子楠莉

仅凭一篇讣告,范曾大师就受到了排山倒海的嘲笑,是不是被冤枉了呢?难道他在写文的时候真是毫无感情?

我们无法猜测他人的心理,但可以从过往的经历中拼凑出答案。

范曾大师是一位绝世的天才,但对待恩师、对待朋友、对待感情,都有些一言难尽。

比如逝者楠莉,就很好地反映了后两个问题。她是范曾的第三任妻子,而她的前夫与范曾是好友。


2

1938年,范曾出生于江苏南通的文学世家。不幸赶上了战乱,幸运的是他的智商满点。

年仅4岁,他就参加了南通儿童智力比赛,不仅能诵《木兰辞》《岳阳楼记》,还创作了一首短诗,惊艳四座,被评为特等奖第一名。

上学之后,他更是品学兼优,获得了诸多嘉奖,在绘画领域尤为卓绝。13岁就加入南通市美协,成为了小有名气的“南通三小画家”之一。




1957年,19岁的范曾从南开大学转入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半年后又转入中国画系,开设了书画专栏。

《教父》中说得好:“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同样的,天才和普通人的命运也截然不同。他就像修真小说中的男主,各种开挂,所向披靡。许多书本上的大师,都是抢着教导他的老师。




在美院中国画系,他遇到了蒋兆和、李苦禅、李可染等顶级画家,这三位大师带给了他最深的影响。少华风华,志向高远,采众家之所长的他,赢得了李苦禅、李可染的倾心赞赏。

临近毕业时,他画了一幅《文姬归汉》,郭沫若很是欣赏,题了首长诗。

毕业后他又跟随另一位文坛大佬沈从文当助手,为《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画插图。两人结下了很深的交情,沈从文还努力帮他调动工作。




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在经过多年的锤炼后,他的画技日趋精湛。

1971年,33岁的他随手画了幅《韩非子像》,风韵俱佳,完美契合了人们心中韩非的形象,被公认为经典。

从此之后,韩非子的形象被定型,印在了中国学生的脑子里。范曾的路也越走越宽,成长为画坛的一代昆仑。

3

齐白石曾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亡。”范曾的厉害之处正在于此,他跳出了前辈的身影,引领了全新的风格。

他认为画作应该回归古典与自然,于是高举“新古典主义”大旗,创造了“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的美学原则。



● 范曾作品《竹林七贤》

古往今来,能在一个领域开辟宇宙者,都是大宗师的级别,他也因此被日本誉为“近代中国十大画家之一”。

他的画作,被珍藏在世界各国的美术馆和博物馆,也在市场上极受追捧。1997年,他的作品《八仙图镜心》,拍出了6900万元的天价。

2012年,他更是以上一年度9.4亿元的作品成交总额,高居“胡润中国艺术榜”第一名,蝉联了“最贵在世国宝艺术家”的头衔。没错,2011年他也排第一。




但这样一位引领风骚的大师,却受到了众多名士的批评。

狂人李敖说他的画乍看不错,但看多了觉得千篇一律。收藏家郭庆祥则在文章中,不点名地批评他“自我吹嘘”和“过度包装”。

最重要的恩师之一李苦禅,被他气得断绝关系,在辞世前说“没有范曾这个学生,子系中山狼,得志变猖狂。”



● 李苦禅

李苦禅愤怒的原因众说纷纭,但从另一人身上可以窥见原因。

文坛大佬沈从文晚年遭遇“文革”,揭发他最多的竟是当年的助手范曾。当时十大罪状就能让人声名堕地,范曾却写了沈从文几百条罪状。

另一件让沈从文耿耿于怀的是,他有次看到范曾画的屈原像服饰上有些错误,便善意地讲了出来。没想到范曾指着沈从文说道:“你那套过时了,收起你那套。我这是中央批准的,你靠边吧。”



● 沈从文

沈从文比范曾大了36岁,遭遇如此羞辱后气得眼睛通红。他自认一辈子没讲过别人坏话,但那次实在没忍住,硬是走了一个多小时的路,到朋友家诉说遭遇。

“我今天不讲,会憋死的。好心带他,不认人。”

由此可见,伴随着名气和地位的上升,他的心态不断膨胀,最终伤害了不少人。而他在感情上,更是有曹贼之好,竟然将目标锁定在了好友的妻子身上。


4

范曾大师共有3段婚姻,但爱情来得相当晚。由于过于沉迷书画,直到23岁才开始约会。

女孩名叫林岫,比范曾小了7岁,是一位书法家,毕业于南开大学。陷入初恋的范曾爱得相当深情,婚后更是相敬如宾、鸾凤和鸣。

两个艺术家走到一起,外人皆以为天造地设。结果相处5年之后,两人爱情的燃料烧尽,只留下痛苦的灰烬。



● 范曾作品

正当他无限痛苦和迷惘的时候,另一个女人边宝华翩然而至。她与范曾是同学,早在中央美术学院上学的时候,就对才情非凡的范曾心生爱慕。

可惜才子多狂,当时他的眼里就没有女人,还调侃边宝华是“萝卜白薯”。但经历爱情的幻灭,又面临落魄的生活,边宝华的出现给他带来了很大激励。

范曾心生感激,于是走进婚姻的殿堂。但感激的保质期有多久呢,又哪里能够比得上“真爱”?



● 范曾作品

那时的范曾非常贫穷,幸亏好友须某时常接济。有次他生病住院,须某夫妇经常去照顾,相当够朋友!

岂料范曾看上了须某的妻子,感觉遇到了真爱。在他的眼里,这位妇人如春梅绽雪,秋蕙披霜。两人越聊越投缘,终于越过了禁线。



● 楠莉

须某知情后大怒,与妻子解除了婚约。范曾也再次离婚,迎娶了这位妇人。两人共赴天涯采摘浪漫,一路从青丝到白发,度过了往后余生的40余年。

这位妇人名叫张桂云,后来改名为“楠莉”,正是范曾深情悼念的亡妻。


5

范曾大师曾把画家分为九品,最低的是负三品,最高的是六品。但实际上五品就已经是顶尖,因为六品被称为魔鬼,从未看到过。五品谓之巨匠,500年才出一位。

有人问他属于几品,他自评道:坐四望五,以待来日。不得不说,大师相当自信,他也确实有骄傲的资本。

2021年,83岁的他仍以上一年度1.35亿的作品成交总额,高居“胡润中国艺术榜”第六名,堪称宝刀不老。




这些年来,他的慈善事迹也屡登报道。“非典”时捐了50万,汶川地震时捐了1000万,玉树地震又捐了1000万……

他捐出的书画作品就更多了,据荣宝斋估算:仅1980—2009年间,范曾所捐赠祖国各地书画价值5亿3000万元。如果算到现在的话,说不定真有讣告中所讲的60亿。

单纯就悼妻事件而言,并不值得过多地批判。但合上他人生的书本,心情真是五味杂陈。




文坛泰斗钱锺书曾经评价他:“画品居上之上,化人现身外身。”

他就像是蜂窝煤,黑乎乎的有很多漏洞,但又实实在在地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在书画和慈善领域,都留下了雄浑伟岸的身影。

像范曾这样的大师,我们就姑且远观吧。毕竟对于某些人来说,细看是一种残忍。文/令狐空


 
 

  • 我要评论

    评论内容*
    姓名
    验证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