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跟踪、恐吓、持枪追赶:战火中的乌克兰,华人有多难?
来源: 世界华人周刊 海外观察第一站  日期:2022-02-27 19:53:25  点击:3330  属于:要闻热点

1、

 

俄乌战争,牵动着全世界的神经,也拷问着人性。

 

乌克兰首都基辅爆发激烈巷战,军队当街给愿意参战的民众分发武器,乌克兰国防部呼吁民众自制汽油瓶与俄罗斯军队对抗……

 

 

不断有人因战争去世。

 

 

街头,有人趁着夜色为死去的家人悼念。

 

 

军人阵亡,留下哭泣的妻子和懵懂的孩子。

 

 

老人被搀扶着,离开满目疮痍的家园。

 

 

一位女性蹲在逃难的人群中祈祷。

 

 

硝烟和绝望,在这片大地上肆意弥漫。

 

 

战争最大的受害者,永远是无辜的平民。

 

在未迎来转机之前,除了对受难者的同情,我们最担心的还是在乌克兰的中国同胞。

 

一名在乌克兰的中国留学生录制视频说,目前乌克兰形势严峻,军用飞机从头上呼啸而过,公交站和地铁站到处是持枪的乌军。

 

部分乌克兰民众情绪激动,她在去超市购买物资的途中,遭到了一个当地民众的跟踪、威胁和恐吓。

 

另一个在基辅的中国小伙表示,他和几名同伴去超市采购时,遇到了两名持枪的乌克兰人,在后面边开枪边追赶他们。

 

他们举手投降并表明自己不是俄罗斯人,同行的女伴被吓哭,对方才作罢。

 

“我们跑得跟没命一样,子弹就在头上飞。”

 

战火与动荡,异国他乡的同胞们,也许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艰难。

 

2、

 

住在基辅的华侨杜少甫,与乌克兰妻子达琳娜杜、儿子、女儿在家中避难。

 

不时响起的全城警报,让杜少甫觉得现在的基辅就像是一座鬼城。

 

 

儿女被安置在浴室,夫妻二人则用胶带粘满窗户,以防爆炸的炮弹震碎玻璃。

 

除了基本的生活物资,他们还备有枪支。

 

早在一个月前,就有朋友和他说,自己准备了两千发子弹,誓死保护家人。

 

他当时以为朋友在开玩笑,没想到竟一语成谶。

 

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发布紧急撤侨通知,登记人员需持有中国护照或旅行证。

 

一家四口只有杜少甫和女儿符合回国条件。

 

面对分离,妻子达琳娜杜的话悲壮而决绝:“不要团灭,你先把孩子带走,能走几个就走几个。”

 

● 杜少甫和他的妻儿

 

像杜少甫这样拥有跨国婚姻的同胞还有很多,是走是留,他们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同样在基辅,来自国内某通讯公司的网络工程师李晓,离爆炸地点更近一些。

 

他和其他50多人连夜躲进地下室避难。

 

这些人中,有中国人,也有乌克兰人,以妇女和小孩居多。

 

● 躲在地下室的中国人

 

他们从半夜一直躲到第二天中午,外面突然传来连续的炮火声,大楼在爆炸声中震动。

 

受到惊吓的孩子们哭声一片,惊恐和紧张像弥漫而来的潮水,紧紧包裹着无助的人们。

 

在基辅的北京人孙光说,离基辅西边30公里的一座军用机场被炸掉,基辅的民用飞机暂时不能起飞,华人华侨也暂时回不了中国。

 

战事急剧变化,一旦乌俄双方争夺制空权,飞行安全将完全无法保障,路上行车也会面临极大的风险。

 

躲在地下室,是这群人目前为止最安全的选项。

 

李晓说:“我们暂时不能立马回国,好在这里还有信号,能和家人报声平安。”

 

乌克兰的战事在有些人看来也许只是一则新闻,而他们却在经历生死。

 

只有置身于战争之中,才会知道和平是多么珍贵。

 

3、

 

杜少甫和李晓,只是6000多在乌华人中的两个缩影。

 

我们不敢想象,是否还有人正处在更危险的境地,却因通讯瘫痪而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络。

 

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与此同时,网络的这一头,却有人仿佛打了鸡血,为战争欢呼雀跃。

 

他们对身处战火的乌克兰人民没有共情,对陷入危机的同胞浑不在意,只在网络上调笑着,觉得这场战争还不够“震撼”,叫嚣着“打起来吧,快让我开开眼……”

 

更让人无语的是,一些人开始意淫着怎样能“搞到乌克兰美女”。

 

 

甚至有人跑到乌克兰姑娘的微博留言:

 

“这妹纸这么好看,一定要骗到中国来!”

 

“美女嫁给我吧!”

 

 

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他们对这场战争的激动和狂欢。

 

而当这样的言论被发到外网以后,一些外媒和别有用心者开始大做文章,鼓吹乌克兰部分民众“出现反华情绪”。

 

“我真的气得快流眼泪了。”

 

滞留乌克兰的中国同胞,在社交平台上焦急呼吁,恳请国内部分网友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图一时口舌之快,被某些势力逮到机会,将同胞置于可能的危险之中。

 

 

而随着乌克兰战局吃紧,乌克兰政府已经给群众发放枪支弹药,乌克兰境内各种势力交错,在当地的人们亦面临着更多不确定的安全风险。

 

2月26日凌晨,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发布通知,提醒广大同胞“不要随意亮明身份及展示具有识别性的标识。”

 

隔岸观火的看客们,成功用自己的键盘,让在乌克兰的同胞们,日子过得更为艰难。

 

这时候,身在乌克兰的同胞是我们最大的牵挂,不管我们身处何方,都应该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4、

 

生在当下中国,我们习惯了和平。

 

但不能丧失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战争的敬畏之心。

 

从新闻里看到的片段,从朋友圈刷到的段子,在饭桌上高谈阔论、指点江山,觉得打一仗还挺热闹的。

 

但那不是真实的战争。

 

那些连坟墓都没有的尸体,那些枪口下哭泣的孩子,还有那些永远等不到丈夫回家的妻子、等不到儿子回家的母亲,才是战争最真实的剪影。

 

 

它意味着死亡和毁灭,是难民的流离失所,是多少人的家破人亡。

 

对水深火热中的民众,没有起码的同情和尊重,反而戏谑调侃,这是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

 

别忘了真实的战场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舆论战场”。

 

三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不该说的话不乱说,是一个人最起码的口德。

 

理性发言,不要给境外别有用心的力量以可乘之机。

 

由衷希望这场战争早日结束。

 

希望那些在战火中哭泣的人们,能够早日绽放笑颜。

 

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

 

这才是置身战场之外,我们应有的态度。文/牧龙闲人

 



  • 我要评论

    评论内容*
    姓名
    验证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