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个汉字, 胡适、鲁迅、陈寅恪等加入“混战”, 直接影响了中国女性100年
来源: 世界华人周刊 海外观察第一站  日期:2018-10-22 19:55:58  点击:2805  属于:文化交流

谁会想到,这个我们每天都在用的字,在造字之初,竟然发生了那么多波折?

 

· 世界华人周刊出品 ·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朗博

探究东西文化,洞察差异化的世界

 

2000年,美国方言学会别出心裁地举行了一次世纪之词的评选活动。
 

获得提名的词有自由、正义、自然、OK、书......
 

但是只有两个词进入了决赛,那就是“科学”和“”。
 

最后,“她”竟然以35票对27票战胜了“科学”,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一个词。
 

中国的“她”产生还不到百年,却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一系列曲折有趣的故事。
 

因为,“她”几乎把当时著名的学者都“拉”下了水。
 


造字

 

在英语中,区分男女性别的由来已久,12世纪,就有了表示女性第三人称词“she”。
 

日本在120年前,也创造出女性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的“彼女”(かのじょ)。
 

而中国则一直没有表示女性的“她”字。
 

在中国古代,无论男女的代词,一律用“他”。
 

古代传说中造字的仓颉,却没有创造“她”


到了19世纪,中国人开始翻译英国的语法书,问题就出来了。
 

1823年出版的首部中文英语语法书《英国文语凡例传》里,只能将he、she、it分别为“他男”、“他女”和“他物”。
 

1878年,郭赞生翻译出版英文语法著作《文法初阶》,他将she译为“伊”,于是“伊”就成了女性专用代词,这是具有创造性的一步。
 

到了1915年,《新青年》创刊,是当时宣传新文化最重要的杂志。
 

1920年,对《新青年》影响巨大的三人,蔡元培(左二)、胡适(右二)、李大钊(右一)


《新青年》编辑圈内部,首先就要面对如何对待西方第三人称代词的性别区分——怎么翻译“she”。
 

1917年,在北大任教的刘半农,首先提出建议:用“她”字以对应“she”。
 

他翻译英国戏剧《戏魂》时,试用自己创造的新字“她”。
 

刘半农,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当时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


当时,他的想法还不全面,没有正式地提出提议,也没有发表文章阐述观点。
 

倒是鲁迅的二弟周作人,按捺不住,把“她”向外界透露了出去。
 

这一下子,在当时的文化界抛下了一颗“炸弹”......
 

争论

 

周作人在1918年8月5日出版的《新青年》撰文上说:“中国第三人称代名词没有性的分别,很觉不便。半农创造‘她’ 字和 ‘他’ 字并用。”
 

但周作人也以“印刷所里没有,新铸许多也为难”的理由,认为“她”字还需从长计议,他本人乐于用“伊”字。
 

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1920年初,上海《新人》杂志刊登了一篇署名寒冰的《这是刘半农的错》的文章,认为新创“她”字毫无必要。

理由一:因为第一、第二人称的“我”“你”等字,也没有阴阳之分,凭什么第三人称代词“他”就分男女了?

理由二:“她”、“他”两字,只能在阅读时分别,读音上区分度不大。


该文发表不久,就有支持者站了出来。
 

上海《时事新报·学灯》发表了《她字的研究》,支持刘半农的“她”。
 

但寒冰再次发文《驳她字的研究》,于是“口水仗”就此拉开序幕,“她”便引起公众的关注。
 

周作人惹的祸,最后还要由刘半农来背。
 

周作人,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此时在英国的刘半农,已处于“风口浪尖之上”,他不继续也不行了,于是发表了一篇名为《“她”字问题》的文章。
 

文章中,他阐述了发明“她”字的必要性:

1.外文中有性别指代的第三人称的,在翻译和阅读的时候,如果有了“她”,就能很好地与“他”区分开;

2.“她”只是一个文字符号,虽然和“他”字长得很像,但确是很容易辨认出来的;

3.“她”为了区分“他”,应该有两个音:一为Ta,用于口语;一为Tuo,用于书面语。


最后提出了另一个新想法:除了“她”之外,还应该再造一个“它”字,以代无生物。
 

刘半农还创造一首诗歌《教我如何不想她》,后被谱成了曲,广为流传。
 


 

“她”就彻底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
 

反对

 

但也引来众多的反对声音,代表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陈寅恪。
 

他们以“中国习惯”为由,抵制“她”。
 

这种观点认为世界人类语言各有各的文法,应按“中国规例”书写汉文。
 

“若强以西文文法加诸中文,是犹削足适履也”,意思就是用“她”等于削了脚去适应鞋。
 

陈寅恪,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国学大师


“她”甚至引起来中国的文化界对中西文化的争论。
 

文化界主张“保存国粹”的人,认为“她”和汉语的拼音化、废文言为白话是“纪纲扫地,名教沦胥”。
 

盲目崇拜西洋文学,“不惜举祖国文学而一网打尽”,不啻为“弃周鼎而宝康瓠”之举。
 

更有女权主义者公开反对“她”。
 

一个叫忆萱的人给《民国日报》编辑邵力子写信说:“不是主张不分男女界线的吗?......现在用这‘她’字,不是异曲同工么?照这样分别起来,那么……凡有关于女性代名词,都应加一女字偏旁才行,这是应当提倡的吗?”
 

甚至,当时影响很大的《妇女共鸣》杂志,也一直拒绝使用“她”字,旗帜鲜明地表明“她”去掉了“人”字旁,是不把妇女当人看,是对妇女人格的公然侮辱。
 

当时,最多的声音认为用“伊”最好,“伊”正好能反映女性“小鸟依人”的娇柔特点。
 

总之,为了“她”,当时的各大报纸刊物争吵得一塌糊涂。
 

为此,1924年7月,中华教育改进社开会讨论“请采用‘她’、‘牠’、‘哪’等代名词及形容词并确定其读音以改进国语”的提案。
 

朱自清参加了当时的讨论,以轻松幽默的笔调记录下当时辩论的情况。
 

朱自清

下面选出节选幽默的争论,以飨读者:

一位反对的教师说,女学生总不喜欢“她”字,“他”只标一个“人”字旁,女子的“她”,却特别标一个“女”字旁,表明是个女人,出于报复,建议把“他”,去掉“人”改成“男”,成为“男也”,这才公平。

有人顺势提出,“它”也应该成为“牛”加“也”(“牛也”)。

一个反对女教师说,“历来加‘女’字旁的字都是不好的字(笔者注,如奸、妒、嫉、妄、婪等),‘她’字是用不得的!”一位“他”立刻驳道:“‘好’字岂不是‘女’字旁么?”


从这两段争论中,可见中国汉字文化之博大精深。
 

定音

 

无论有多少反对的声音,但是“她”却是越来越深入人心了。
 

当时很多学者作家,如徐志摩、胡适等人慢慢开始喜欢“她”,觉得方便好用。
 

从1922年起,胡适就已经开始使用“她”字,虽有时仍然使用“伊”字,但“她”字的使用显然逐渐增多;
 

胡适


鲁迅在1924年在小说《祝福》中开始自觉使用“她”字取代“伊”字。
 

鲁迅先生在《忆刘半农君》一文中,专门提及此事。
 

他(刘半农)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譬如罢……“她”和“它”字的创造,就都是的。.......就令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仗”。所以先人们创造出来的任何东西,无论虚实,我们都要怀着一颗崇敬的心,不能忘本。

鲁迅


虽然,女权运动者对“她”字的政治性抗议还在继续,但是,1932年5月,当时的教育部下令全国通行《国音常用字汇》,为“她”字敲下了定音之槌。
 

“她”字,由知识界的自觉选择,最后获得了官方的首肯,一个伟大汉字就被创造了出来。
 

并一直沿用至今。
 

意义

 

如今,我们再来回顾这段历史,来重新认识“她”。
 

“她”字的出现,由词汇、叙事方法所反映出来的社会转型,见证了那段时间中国在翻覆之际的巨大变迁。
 

无论是支持“她”,还是反对“她”,其实都代表着那个时代,人们对“个人”意识的觉醒。
 

至于如何看待“她”是从外词引用而来的呢?
 

唐兰先生曾作过很恰当的分析:
 

唐兰,中国当代的文字学家、金石学家、历史学家


文字的“演化”是逐渐的,尽管存在外来因素的影响,但词语的流衍,更多还是遵循自足逻辑。
 

“她”字的最终成功,不是根本取决于“西方性”,本质上不是西方文化霸权的压迫之果,而是汉语在新时代被强化的“现代性”诉求之结晶。
 

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也代表着中国文化的载体。
 

而中国文化的最大生命力就是兼容并包,从不抱残守缺,善于从外来文化吸引有益养分,这才能让中国文明薪火不断。
 

而“她”正反映出我们民族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一个“她字,正是我们文化自信的体现。
 

当然,这个“她”也让今天亿万中国女性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三人称代词,意义重大。
 

“她”的背后竟有这么多的故事,这教我如何不想“她”呢?



  • 我要评论

    评论内容*
    姓名
    验证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