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太极的输给了练格斗的,中华武术就没前途了?太天真!
来源: 世界华人周刊 海外观察第一站  日期:2017-05-04 00:17:42  点击:3648  属于:文化交流

这场比赛的实质就是,中国武术的实用技击术打败了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体操。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朗博

全文2600字,读完大约4分钟

 

前不久,新版《射雕英雄传》才热播完,近日,现实版“华山论剑”又上演了,我们姑且称之为“网络论武”。

 

武林风云

4月28日,在四川成都的一间武馆,北京的格斗狂人徐晓冬20秒KO成都太极宗师雷雷。

没想到视频迅速走红,引得无数“吃瓜群众”狂欢围观,众多网友开始“吐槽”中国武术。

各网媒体纷纷跟进,一下子把“中华武术”推向风口浪尖,这场比赛甚至都打上了“民族自尊心”标签,关系到了中华传统武术的兴衰存亡。

徐晓冬更发表惊人言论,要以“人民的名义”打中国传统武术的“假”。

这可关系到整个武林的荣辱,各门派都坐不住了.....

首先跳出来的是少林武僧一龙,面对徐晓冬的挑战,他发布微博,表示对徐晓冬的不屑。

声称要让自己的弟子出战,捍卫武林的尊严。

崆峒派的弟子也站了出来。

此外,陈氏太极一派的多名选手已正式向徐晓冬发起战书。

今天凌晨,徐晓冬表示要与各派高手一决高下,要改变中国武林的历史,甚至世界武林的历史。

一场当代版的“武林争霸”的腥风血雨就要开始了.....

这场“江湖风云”有愈演愈烈之势,引得无数吃瓜群众兴奋围观。

 

一场闹剧

虽然网民们翘首以盼,但是专业的搏击圈人士则完全没有把这场比赛放在心上,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一场博眼球博出位的过家家式胡闹。

“太极宗师”雷雷的正式职业原来是保健按摩师。

他在微博上以宣传健美为主,怎么突然就变成“太极宗师”了?这就很神奇了。

至于“以人民的名义”的代表徐晓冬,自称中国MMA(综合格斗)第一人,其实早年在北京学习散打,从拳坛退役后,只不过在北京成立了第一个 MMA 组织,其实就是培训机构。

他以前的比赛视频和战绩,在网络上均找不到,而能找到的就是他口出狂言的网络直播。

他的功夫到底如何,尚不被人知晓。但是他“嘴炮”功夫真是了不得,连李小龙都不放在眼里。

他在自己微博上称“传统(武术),太极为首,都是骗子”,把矛头指向了一些现役拳手。

一个“嘴炮”与一个“按摩大师”的荒唐比赛居然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红了起来。

这样的走红不是没有道理。

在徐晓冬的微博中,第一句话就提到的郭晨冬的“勇士的荣耀”就是原因。

近来,中国搏击行业真是风起云涌,俨然成了一个朝阳产业,各家赛事拿投资、搞联盟,热闹非凡。

于是,2017年3月13日,郭晨冬的“万名扬传媒”正式对外宣布完成了A轮超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打造“勇士的荣耀”系列赛事。

在这种背景下,一个视频、两个“高手”能够一战成名也就不奇怪了。

如果以这样的比赛妄加评论中国传统武术,那就有点太肤浅了。

 

误解歪曲

因受影视剧和武侠小说的影响,人们认为传统武术是这样的:

力大无比,手撕鬼子

身轻如燕,踏水无痕

套路固定,威力惊人

加上近年来一些所谓的“武林大师”借武术的名义,招摇行骗。

所以,现在的人认为中国武术就是花拳绣腿、华而不实、是骗人的。

这真是对武术的误解!

 

武术发展

原始人类长期与野兽搏斗,逐渐积累了劈、砍、刺的技能,这些原始形态的攻防技能是低级的,还没有脱离生产技能的范畴,却是武术技术形成的基础。

人类文明社会开始以后,士兵在战争中,总结出最实用高效、简洁致命的经验,这些经验不断地被战场验证和优化,武术就此诞生了。

因为战场上决定着生死,所以武术招式讲究快、狠、稳,一招致命,插眼、掐喉、踢下阴等手段无所不用,实战性很强。

在中国的历史上,武术又有着自己的发展特点,逐渐形成两个方向:

 

一是杀人伤人的技击实战技术,其主要功能是实用。

二是发展成民间健体强身的一种体育方式。人们以技击动作为素材,把含有攻防含义的动作组合,编成整套练习形式,这就形成了“套路运动”。

中国武术各家各派都有表现自己门派特色的许多套路。无论是哪种套路,都是为了锻炼身体,所以,对伤人致命的技击做了严格限制和规定,这也是区别于其他武术的一大技术特征。

武术的核心并不是套路,而是体能、少而精的技法及反应的锻炼,将功夫放在套路上,对于真正的武功来说是一种低效率的练功方法。

上个世纪80年代,一个夺得武术套路的冠军女运动员,在公园游玩时,遇一个小流氓骚扰,竟然打不过他,险遭侮辱。

武术套路只是武术中的体操,仅适用于健身观赏,这不能代表中国武术的全部。

那么,现在的中华武术有没有实用技击技能呢?

答案是肯定的。

 

武术精髓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就是中华武术的精髓。

中国古代真正的武术不是花拳绣腿,高手过招往往就是几招。

《水浒传》中武松醉打蒋门神时,武松抓住时机使了腿法,两脚就踢翻了蒋门神,与现在的自由搏击很相似。

抗日战争中,冯玉祥邀请西北众多知名武术大师,反复研究出的实战刀法,最后练出只有砸、抡、砍一气呵成的简单三招,就在战场让日本人胆战心寒。

我国古代的散手是一种实用技击术,是用来搏斗的。

1979年,中央政府体委按照现代竞技体育模式,借鉴西洋拳比赛形式和计分办法,将散手中各拳种门派的拳法、腿法、摔法徒手搏斗技能进行了归纳、整理,发展成今天的散打。

1982年,制定了《散打比赛规则》,自此,每年举行一次“全国武术对抗性项目散打表演赛”不断试验,逐步发展。

2000年,首届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在湖南长沙市举行,成为中国武术散打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中国武术散打进入了专业赛制的时期。

散打其实就是各派中国武术的技法精髓的总结,是中国武术中技击术用于比赛的流派,其实质就是用速度最快的拳法和脚法打倒对手。

而徐晓冬以前就是练散打的,他使用的也是现代中国武术的技击方法。

这场比赛的实质就是,中国武术的实用技击术打败了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体操。

 

发展趋势

现在媒体如此炒作,也表现了对当今世界自由搏击比赛发展趋势的无知。

50年前,李小龙在咏春拳的基础上,创造了截拳道,体现了无限制技击的思想理念。

历史的发展,恰好印证了李小龙超时代的洞见:只有当武术取消了人为的门派和种族的界限,才能真正呈现无限的新鲜、活泼和活力,无论是中华武术,还是柔术也好,没有谁比谁更强,唯有全面结合,立体运用,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当前,在日本、美国、巴西、俄罗斯等国家此类综合格斗赛事层出不穷,名称虽各异,但统称为MMA比赛。

也只有那些精通各种技击术的多项全能综合格斗选手,才能在比赛中取得极大的优势称霸。

进入21世纪,纵览世界武坛,综合武术竞技已成为当今世界武坛各类先进武术比赛的主流理念。

中国散打高手现在也都摒弃门户之见,学习吸收别的民族的武术特点,中国的技击武术也在发扬光大。

李连杰在电影《霍元甲》中有一句台词:“世上武功本无高低之分,只有学武人才有强弱之比。

这次“网络论武”仅是两个人的蛮力对抗,与中国武术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让我们继续看看这场网络的闹剧怎么继续往下演吧,说不定又会跳出很多“功夫大师”来。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世界华人周刊 ID:wcweekly



  • 我要评论

    评论内容*
    姓名
    验证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