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整容的人,居然是5000名冲锋陷阵的士兵
来源: 世界华人周刊 海外观察第一站  日期:2021-10-06 20:19:56  点击:5122  属于:深度报道

 

在前段时间热播的《扫黑风暴》里,“美丽贷”这个词第一次广为人知。

 

这种贷款,听起来十分“美丽”,本质却极为肮脏丑恶。

● 《扫黑风暴》截图

很多整形机构大肆渲染容貌焦虑,让年轻女孩纷纷对自己的外貌产生巨大的不自信,然后不得不花费高价去进行整容。

 

然而,整容机构可不是慈善机构,天价收费令人望而却步。没钱怎么办?贷款整容!

 

当女孩子们通过美丽贷获得整容资金的时候,她们就会被这种变相高利贷所绑架。

 

整容界的种种乱象,都已经背离了“整容”的初衷。

 

少有人知的是,整容这个行业最早主要的顾客,根本就不是爱美的女性,而是那些从战场上走下来的男性士兵。

 

而这个行业的“祖师爷”,是一位英国贵族。

 

他被称为“整形外科手术之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操刀了11000多台整形手术,为5000多名士兵重塑容颜。

 

很多原本在战争中严重毁容的士兵,在经过他的神奇手术之后,恢复了正常的面容,如愿以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这一伟大创举,使他获得了骑士称号。

 

他就是哈罗德·吉里斯

● 哈罗德·吉里斯(1882—1960)

01、

 

1916年,27岁的沃尔特正在忧心忡忡地等待手术。

 

他年轻英俊,是英国皇家海军的重炮手,可是日德兰海战毁掉了他原本英挺的面容。

 

这场海战是英国和德国在日德兰半岛附近海域进行的一场巅峰对决,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规模最大的海战。

 

能用上的巨舰大炮,都被双方海军推到了战争前线。

 

在炮火连天中,新老帝国之间进行着殊死搏杀,力图将对方按死在汪洋大海里。

 

在后来的战争研究中,学者们往往都把目光聚焦在英雄将领身上。可是,小人物的命运,却几乎没有人关心。

 

许许多多的年轻士兵在战争中殒命。

 

那些侥幸活下来的士兵,很多人却面临着和沃尔特同样的命运:

 

他们未来的生活被毁掉了,炮火损伤了他们的脸。

● 一个毁容的战士

这些脸部受伤的士兵,有的鼻子被炸得面目全非,有的半边脸都被炮弹炸歪,还有的夜晚走在大街上都会被人当成鬼怪。

 

为了不吓到别人,他们不得不佩戴面具。

 

在传统观念里,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不应该在意自己的面容,只要拥有智慧和勇气,就是拥有了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

 

可是,士兵们终究是要面对自己的家人的。谁愿意嫁给一个面部严重畸形的人呢?

 

崇拜是一回事,天天与之朝夕相对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幸好有哈罗德·吉里斯。

● 哈罗德·吉里斯

他简直是这些伤残军人的大救星。

 

02、

 

哈罗德从沃尔特的肩膀上取下了一块完好的皮肤,把这块皮肤移植到了他的脸上。

 

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医生如此操作过。

 

这种手术的好处在于,皮肤的颜色几乎完全是一样的,在整形成功之后看起来非常自然,甚至可以隐藏住愈合的疤痕。

● 手术成功的士兵

手术取得了成功。沃尔特获得了精神上的重生。

 

对于哈罗德来说这却远远还不够。他要救的不是这一个沃尔特,而是千千万万个沃尔特。

 

这位出生于1882年的外科医生,原本是个新西兰人,因为机缘巧合来到了英国,在剑桥大学学到了一手精湛的医术,后来就一直在英国工作和生活,并在英国获得了自己一生中的最大荣誉。

● 哈罗德·吉里斯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哈罗德尚且年轻,但是他并没有以军人身份参战。

 

在那个知识比较匮乏的年代,比起普通的军人,一名优秀的军医更加珍贵。

 

因此,哈罗德进入了英国陆军的医疗队,成为军队医生。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非常残酷。

 

仅仅是凡尔登战役,就有25万名士兵死亡,50多万名士兵受伤,这场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帝国的硝烟里,受伤最深的是百姓和普通军人。

 

和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不一样,枪弹和炮火的杀伤力太过于强大。像沃尔特那样在战争中毁容的军人不计其数。

 

03、

 

哈罗德是一个非常能够共情的人。

 

按理说,作为军医,他只需要保住那些受伤军人的性命,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但是哈罗德却不愿意看他们承受精神上的巨大苦痛。

 

试想一下,谁愿意面目狰狞,后半生只能戴着面具出门?

 

1915年,哈罗德在战壕里搭建了一个简陋的手术台。这个手术台不仅为士兵处理伤口,还为他们提供面部整形服务。

 

一年以后,他所在的军队开赴法国。这位聪明的医生及时抓住了机会,向居住在巴黎的著名医生希波莱特求学,并且掌握了皮瓣技术。

 

通过皮瓣整形手术,他在索姆河战役中拯救了2000多名毁容的士兵。

● 经哈罗德手术后的士兵

哈罗德和他的助手们没有停下脚步。

 

1917年开始,在哈罗德的强烈建议下,英国的玛丽女王医院开设了专科病房。

 

这个专科病房主要诊治脸部创伤以及烧伤,很多军人慕名而来。

 

哈罗德精力十分充沛,几乎是“来者不拒”。不管是多难做的手术,他都会在自己的知识范围内,努力尝试一下。

● 哈罗德和医护人员、术后的士兵合影

最重要的是,哈罗德从来都不藏私。

 

他无私地把自己的技术都传授给学生,把每一个技巧都告诉自己的助手。因为,学会的人越多,他们就可以拯救更多的受伤士兵。

 

他和助手一起做了11000台手术,给5000多名士兵进行整容。

● 经过面部修复后的士兵步入婚姻殿堂,向哈罗德致谢

英国政府授予了他骑士称号,他也确实配得上这个称号。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一手创立的事业,在后来会成为混杂着金钱和焦虑的整容“生意”。

 

真正让整形变成“医美”的,是韩国。

 

04、

 

不得不承认,韩国人对于自身的容貌有着非一般的执着。通过整容变得更加美丽,在韩国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韩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对整容行业大开方便之门。

 

甚至有一段时间,韩国对外国游客推出了“整容优惠”,只要是来韩国整容的,签证护照什么的都不用担心。

 

原先用来给士兵们治疗,让他们恢复自然容貌的各种技术,在经过韩国人的研发和推广之后,成为了现在的医学美容。

 

“自然”不是目的,变美成为了唯一的目的。

 

每一个到韩国旅游或者定居的人,都会忍不住动心,要不要给自己的脸上来上几刀?

 

最近比较火的一个例子,就是乒乓球运动员田志希。

● 整容前的田志希

田志希原来是中国大陆的球员,后来加入韩国国籍。当田志希在奥运会出现在大众视野里的时候,所有人都震惊了:她是去换了个头吗?

 

被舆论包裹的田志希,倒是十分坦然。

 

她不仅大方承认了自己在韩国整过容,还热情地给网友安利韩国的整容项目和价格。

 

然而,值得我们警惕的是,从韩国刮起来的这股子“整容风”,却早已经变了味道。

 

我们只看到田志希“判若两人”,却没有看到那些医美失败后受害者的呼喊。

● 整容后的田志希

如今,随便走在一个中等城市,都能看到医美机构的招牌或广告。双眼皮、拉皮、瘦身、热玛吉、微雕……各种项目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

 

只要顾客被怂恿得心动,导购们就会想办法让她们下单。没钱没关系,医美机构的美丽贷早已经恭候多时。

 

如果后期还不起贷款,那么不法分子可能就要上门做一些事情了。

 

更可怕的是,无良机构的一些不当操作,导致“某网红因抽脂去世”“某女孩因整容欠下高利贷”频上热搜。

 

佛教里面曾有一种说法,学医修得是菩萨道,需要有慈悲之心。

 

哈罗德当年所创立的整容外科,是为了弥合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创伤,让他们能够回归到正常生活。

 

他医的不仅是士兵们的脸,更是他们的心。

 

但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一切,都与他的初衷背道而驰。

 

如果哈罗德能未卜先知,会不会有片刻后悔?文/顾景言



  • 我要评论

    评论内容*
    姓名
    验证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