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个摄像头,点击量超6000万的纪录片,全方位记录新手医生的日常
来源: 世界华人周刊 海外观察第一站  日期:2020-05-23 08:48:35  点击:2920  属于:深度报道

null

 

 

每一个医生背后,都包含了大量的心血与艰辛。

 

2020年,是无比艰难的一年。

 

多亏医护人员赶赴一线,才铸成了我们抵御疫情的关键防线。

 

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值得我们尊敬,值得我们爱戴。

 

他们是英雄,更是战士。

 

只不过,在这些“造神”般的称谓背后,我们更需要预先理清一点——

 

在成为“神”之前,他们首先是有血有肉的“人”。

 

他们和我们每个人一样,也会恐惧,也会紧张,也会不安……

 

null

 

 

最近,透过一部名叫《我的白大褂》的纪录片,我们得以更清楚地看到医者的内心世界。

 

《我的白大褂》是全国首档医生观察纪实节目。

 

剧组将64个摄像头安插在急诊科、胸外科与儿童牙科进行了连续3个月的不间断拍摄。

 

最终,它提炼出长达500分钟(一共10集,每集50分钟)的真实故事来与观众见面。

 

null

 

 

刚问世没多久,《我的白大褂》就收获了单集超6300万的超高点击量和网友的一致好评。

 

有网友评论:难得看到不会刻意煽情、主题不那么沉重的医疗纪录片……尤其在疫情的特殊时期,很感人。

 

null

 

 

这两年,影视创作者聚焦医疗领域,拍出了不少口碑佳作:《生门》《人间世》《生命缘》等等。

 

几乎每一次,它们都能狠戳观众泪点。

 

null

 

▲ 《人间世》截图

 

尽管珠玉在前,可《我的白大褂》还是另辟蹊径,在医疗领域杀出了一条新路。

 

它的主人公,不是绝症患者,也不是孕产妇,更不是临终病人,而是尚未开启职业生涯的“规培医生”。

 

null

 

 

2014年,我国正式启动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这项制度,开启了对医学毕业生二级学科的临床培养。

 

“规培生”一称,随之应运而生。

 

结束学业后的他们,需要经过1~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null

 

 

期间,他们在各个科室轮转一遍,边学边干。

 

而他们急需跨越的,则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唯有通过考核,他们才能将身份从“医学生”转化为“医生”,正式出师入职。

 

null

 

 

所谓的“规培生”,说白了其实就是“职场菜鸟”。

 

而《我的白大褂》真正拍摄的,就是他们如何打怪升级、摸索着进入职场的全过程。

 

和以往的医疗纪录片不同,它放弃了宏大与厚重的视角,提纯了医生严肃的日常,轻轻地,如一个朋友般接近。

 

几乎每个有职场打拼经历的人,都能透过它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共鸣。

 

null

 

 

片中的规培生,都是年纪轻轻的90后。

 

和很多同龄人一样,刚入行不久的他们,时不时地也会流露出一些生涩、稚嫩、局促与笨拙。

 

刚与患者沟通时,他们也会磕磕巴巴地交流,也会六神无主地似写非写。

 

面对老师的责骂,他们也会自我怀疑,也会上网求助搜索“规培挨骂”。

 

和我们一样,他们也是普通人。

 

和我们一样,他们也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地从磕磕绊绊里淬炼出来的。

 

null

 

 

近年来,医患关系趋于紧张,医患纠纷事件频发。

 

尤其恶性伤医事件,更是层出不穷:陶勇医生被患者家属砍伤、两名新冠康复者围殴医务人员、民航医院女医生被刺身亡……

 

这些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一部分人向往学医的信心。

 

有人甚至调侃,说:“做医生是高风险职业”。

 

而《我的白大褂》的诞生,则恰逢其时。

 

它一方面重建了观众对医者的信心,另一方面又直击了医者的辛劳。

 

可谓是一箭双雕。

 

null

 

▲ 日剧《白色巨塔》截图

 

它给观众带来的最直观感受,只有两个字——真实。

 

只有捕捉到最真实、最接地气的人性碰撞,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出观众的情感共鸣。

 

null

 

 

比如,片中有一个桥段,就令我印象深刻。

 

规培生小蔡在阅读医学书籍时频频打盹。

 

一旁的陈华医生,看到这一幕后无奈地发出感慨:“当医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活。”

 

只此一句话,就道出了医生的辛酸与苦涩。

 

真实且不做作。

 

null

 

 

作为医生,有一颗仁心是好的。

 

可是,光有一颗仁心,却又是远远不够的。

 

他们还要有强大的“神经消化系统”,帮他们消化那些难以接受的崩溃、冲击和悲伤。

 

唯有如此,他们才能在尽职尽责后,学会走出失败的心伤。

 

全片一开场,就是一场“灵魂冲击”。

 

轮转到急诊科的小林,在夜班里经历了一场急救实战。

 

急救以失败而告终,病人突然撒手人寰停止了心跳。

 

小林生平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直面死亡。

 

残酷的现实,给了她重重一击:“他的瞳孔是散大的,直视着我。瞬间的恐惧感一直在我心里。”

 

null

 

 

事后,她一个人蹲在走廊,久久不能平静。

 

在生死面前,她第一次感受到了人类的渺小与无力。

 

null

 

 

同样的突发状况,还发生在了另一位规培生小蔡身上。

 

一位40多岁的男子,突然感觉胸口、腹部疼痛难忍。

 

诊断之后,医生发现,其症结所在竟然是可能会危及生命的主动脉夹层。

 

时不我待,他们立刻向患者家属说明了一切:

 

不救的话,那一定就是没希望的;如果救的话,那么手术的死亡率则将高达63%。

 

null

 

 

而且手术费用,还多达30万。

 

这个手术,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

 

可谓进退维谷。

 

突遇如此变故,家属情绪激动,几近崩溃。

 

悲怆情绪不断蔓延,感染了在一旁试图劝慰的小蔡。

 

眼眶泛红的她,努力仰起脖子,不让泪水涌出。

 

null

 

 

好在,由于抢救及时,患者最终经由手术,顺利保住了性命。

 

这一次,他们跑赢了死神。

 

透过这场比赛,小蔡真切感受到了医者的伟大。

 

她感慨于带教老师的专业冷静,也感慨于手术过程中的争分夺秒。

 

null

 

 

经由小林和小蔡所经历的这两起急救,我们不难看出,在医院这个特殊的职场上,向来没有彩排、也没有演习,置身生死一线的他们,只能真刀真枪地去面对每一起案例,每一条生命。

 

正如片中所说,他们身上穿的白大褂,“远不是换一身衣服那么简单”。

 

那更是一份必须扛起的责任与使命。

 

null

 

 

当然,并不是所有规培医生都一定会遇到这种惊心动魄、命悬一线的危机时刻。

 

不过,在其他岗位任职的规培生,同样也不轻松。

 

比如,口腔专业的小周,最近就被轮转到了最棘手的儿童牙科。

 

每天,她都要用尽十八般武艺,去安慰那些哭天喊地的小朋友。

 

null

 

 

除了安抚哭闹的小朋友之外,小周还不得不面对令一个十分现实的难题:患者不愿意让新手医生诊治。

 

即便带教老师黄主任不断地向患者推荐小周,可真正能接纳她的,还是只有寥寥数人。

 

null

 

 

给孩子看病,很多大人都力求稳妥。

 

所以他们挂的号,基本上都是专家号。

 

不为别的,只为“精益求精”。

 

正因如此,所以无论是从专业能力,还是从挂号成本来看,家长都会本能地规避规培生。

 

null

 

 

出于这种原因,所以规培生很容易便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没有实践机会——操作不熟练或操作失误——更没有实践机会。

 

 

本来实践机会就少,一旦实践,还要顶着带教老师和孩子家长两方面的压力。

 

简直不紧张都难!

 

而片中的小周,便遇到了这种尴尬。

 

隔着屏幕,我们都感受到她当时所处的窘迫与自责。

 

null

 

 

只有一位家长,很痛快地答应了让小周给自己孩子看牙。

 

而这位家长,本身也是这所医院的医生。

 

正在带规培生的他,对规培生的处境充满了理解:

 

“医生都是这样成长的,没有一个医生一来就什么都可以,我们肯定配合的。”

 

只用这几句话,他便轻易揭示出了规培生最需要、却也最难得的东西——历练。

 

null

 

 

很多时候,作为培养对象,规培生虽然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但其实他们大部分精力,却并没有花在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上。

 

比如,在胸外科整天围着写病历、查房打转的小郭,便正是其中之一。

 

片中,他自带官方吐槽:“其实平时干的最多的就是写病历”。

 

透过这种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我们能够明显感受到规培制度所潜在的弊端。

 

作为一项还在试点当中的新制度,规培制度往后势必还将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null

 

 

和学医阶段一样,规培阶段对医生来说,同样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半途而废的人,往往不在少数。

 

深圳市人民医院住培办主任常江沂说:“每年中国只有六分之一的医学生最后成为真正的医生……”

 

null

 

▲ 电视剧《心术》截图

 

年轻医生,是医疗队伍未来的希望。

 

但他们的成长,却需要大量的栽培与实践。

 

每一个医生背后,都包含了大量的心血与艰辛。

 

光是这心血与艰辛,就足以让我们每个人肃然起敬。

 

希望透过这部纪录片,能够让更多人看懂医生的辛酸与不易。

 

当我们再次面对他们时,能够对他们多一份理解、多一份认可、多一份关怀。

 

作者:阡合

 

 



  • 我要评论

    评论内容*
    姓名
    验证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