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汉学家:中国文化的一切都令我着迷
来源: 世界华人周刊 海外观察第一站  日期:2017-12-19 14:00:40  点击:1634  属于:海外观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在法国鲁昂市政厅,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以下称“吉美博物馆”)前馆长雅克·吉耶斯正在做题为“中国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讲座。中文并不流利的他,向听众逐字逐句念出原文,再以法语剖析其中“仁”“真”“诚”等字眼蕴含的深意。

2014年退休后,吉耶斯一心求静,离开巴黎在鲁昂定居,仍旧奔赴各地讲座授课。50余年研究生涯,从求学到工作再到退休,从18岁到年近古稀,从巴黎到鲁昂,吉耶斯从未中断过对中国文化的热情。

“也许我的前世就是一个中国人”

“中国文化的一切都令我着迷。”吉耶斯告诉记者,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源于汉字和书法的美感,学习中文打开了一扇门,让他进入了中华文明这座巨大的宫殿,在其中“感到由衷的幸福和快乐”。作为汉学家,佛教、老庄孔孟思想、中国诗词等都是吉耶斯的研究课题;作为艺术家,吉耶斯谈起苏轼、八大山人、石涛、范宽等古代文人、画家,言语中满是崇拜和景仰。“也许我的前世就是一个中国人,基因里就有对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热爱。”他打趣地说道。

吉耶斯的职业生涯几乎都在吉美博物馆度过,无不与中国文化相关。从1980年进入该博物馆,吉耶斯先后担任中国和中亚地区展品负责人、博物馆馆长和主席等职。在其主持和策划下,吉美博物馆设立了日本和中国佛教万神殿、中国画家陈列馆、中国绘画艺术馆等展馆,在巴黎和世界多地举办了中国文化展览。“有些展览观众多达50万人次,这个数字在中国不算什么,但是在巴黎却是很大的成功。”说起这些成就,吉耶斯掩饰不住兴奋之情。

热爱钻研、醉心学术是吉耶斯的一大特点。说不好中文,但他却能读会写。“我不爱说话,主要精力都在研究和思考上。”吉耶斯颇为惭愧地说。在博物馆工作期间,吉耶斯笔耕不辍,发表了大量中国文化研究的出版物。“吉美博物馆给了我很多空间和机会,是适合研究学术的地方。”吉耶斯退休前曾任法国文化部文化事务总监,但自认为管理岗位“非性格所好”,最怀念的依旧是与学术相伴的岁月。

与此同时,吉耶斯还先后在巴黎索邦大学、卢浮宫学院等高校开设中国文化与艺术课程,从教30余年。“传播和分享中国文化,让西方人理解并爱上中国文化,这是汉学家的职责。”令吉耶斯欣慰的是,很多学生选择了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行业。

“研究中国文化,就像农民种地”

“研究中国文化,就像农民种地,春天生长,夏秋收割,来年又是新一轮的播种收获。这是一个漫长的探索和成长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能不断获得新的感知。”吉耶斯如此比喻他的中国文化研究历程。他坦承,中西文化和思想体系的不同是个不小的障碍。最初接触中国文化,有过困惑和不解,也走过一些弯路,但他认为正是这个慢慢适应的过程,才让他真正懂得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吉耶斯介绍,中国文化在法国乃至欧洲都很受欢迎,每一次中国主题的展览都能吸引很多的参观者。但是,一些西方人参观是为寻找“神秘感”而来,缺少对中国文化内涵的认知。吉耶斯认为,这一方面缘于西方观众不了解中国文化,另一方面是因为西方大众媒体介绍中国文化时流于表面。

“这些对中国文化的误解和成见,我当年也曾有过。作为汉学家、中国文化研究者,有责任消解它们。”吉耶斯说,“让西方观众理解中华文化,这个过程很困难。但翻山越岭的途中,总会有难过的山口,必须努力越过去。否则,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只剩下表面的、漫画式的夸张形象。”

吉耶斯对当下的研究状况感到担忧。“如今科技发展,网络便利,资料丰富易得,但研究成果变得肤浅、千篇一律。”他认为,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应当深入根本,取其精华,才能传播它的香气,“几公斤玫瑰花瓣,或许才能提炼出一小瓶精华,但这才是弥足珍贵的。”

“中国文化内涵超出西方人想象”

上世纪80年代初第一次到北京,如今,吉耶斯已经记不清到过中国多少次了。然而,中国陌生又熟悉。陌生在于,每一次到中国总会感受到新的震撼,“中国的变化太快了”;熟悉在于,他看到的中国社会一如既往地和谐,人与人之间友爱和善。

“中国拥有令人称奇的文化和精神遗产。和谐、友善、舍己为人……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这些人文精神仍旧发出回响,中国文化的内涵远远超出西方人简单的想象。”吉耶斯说。

他还有着文人雅士的警觉,十分担心文化被商业吞噬。“在当今全球化、金融化的世界,大多数人在关注经济发展、商业合作,文化似乎迷失了方向。”吉耶斯对记者说,“中国在经济层面的迅速发展令人瞩目,‘消费’‘旅游’等成了西方人认识中国的标签。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注重文化的发展和交流。要知道,中国的成就不只是简单的数字,还有深厚的历史、丰富的文化以及可贵的价值观。”

吉耶斯十分赞赏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他对古丝路上的绘画和佛教艺术颇有研究,发表过不少专著,于1995年推出了以“西域艺术”为主题的大型文物展,汇聚了古丝绸之路上众多国家的文物,轰动一时。“古丝绸之路是连接不同国家和文化的纽带,中国的艺术品、瓷器、丝绸等受到欢迎,中国古代思想和其他文化一起交流融合,在古丝绸之路上得以传播,至今还能找到痕迹。”吉耶斯说,希望“一带一路”建设也能加深中国和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理解。

(本报法国鲁昂电)

《人民日报》(2017年12月19日 22 版)

(原标题:“中国文化的一切都令我着迷”(传播中国文化的外国人))




  • 我要评论

    评论内容*
    姓名
    验证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