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知的“罗兴亚难民危机”: 西方大发雷霆, 真实意图却与你相关
来源: 世界华人周刊 海外观察第一站  日期:2017-09-22 22:10:53  点击:5099  属于:海外观察

​近日,“罗兴亚人”在世界各媒体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

本来不被世人知晓的“罗兴亚难民”为什么在国际上掀起如此大的波澜?

这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深层的背景?

罗兴亚人到底是什么样的民族?

《世界华人周刊》就为您深度剖析,解开谜团。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 朗博

 

探究东西文化,洞察差异化的世界

 

全文2473字,读完大约4分钟

 

· 01 ·

祸起英国

要想了解罗兴亚人历史,须得先从缅甸的若开邦说起。

缅甸西部的若开邦,曾经出现一个“阿拉干王国”,它强盛时期“横跨两河”(恒河伊和洛瓦底江),面积广阔,今天的缅甸首都仰光也在它的领土范围之内,“仰光”的名称就来源于若开语。

  • 缅甸的语言地图

阿拉干王国人民信仰佛教,国内安定,与周边邻国和睦相处,国内也有少量经商的穆斯林居民,大家相安无事。

18世纪后期,缅甸征服、兼并阿拉干王国。

1826年,第一次英缅战争结束后,阿拉干被割让给了英属印度。

英国人采取了“以夷制夷”的策略,将一批孟加拉穆斯林信徒带到了阿拉干,以99年为租期把土地租给他们耕种。

这些孟加拉的穆斯林鸠占鹊巢,把当地的阿拉干人赶出家园。当时的英国驻阿拉干移民官司马特记录:“阿拉干人正在被来自西边吉大港的移民挤出他们的原住地,不得不向东部迁徙。”

99年租期到了以后,阿拉干的孟加拉人口从1826年的3万增长到1925年的22万,孟加拉人成了若开邦的一部分居民,被称为吉大港穆斯林。

二战时期,英军成立了一支穆斯林武装——孟加拉V支队,以抗击日本。而日本组织若开邦的佛教徒与孟加拉V支队对抗。整个二战期间,数百个村庄被V支队烧毁,超过10万名佛教徒被杀害。

  • 1908年英国人在缅甸八莫地区

这就为以后的种族冲突埋下了祸根。

可以说,罗兴亚难民今天的局面,完全是西方殖民者造成的恶果。

  • 罗兴亚人的问题与当年英军的统治有莫大关系

· 02 ·

几十年的冲突

二战结束后,V支队组建了“穆斯林解放组织”(改名为穆斯林圣战党),试图从缅甸分离出来,加入信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英国人则希望他们与缅族、掸族、克钦等缅甸其他民族一起组成缅甸联邦。

也就从这开始,“罗兴亚”成为孟加拉穆斯林的名称。

缅甸独立后,阿拉干成为若开邦。圣战党要求成立自治穆斯林邦,结果遭到缅甸联邦政府的拒绝。圣战党随即发动了针对联邦政府的圣战,控制了整个若开邦北部和缅巴边境,更多的孟加拉贫民得以涌入若开邦。

  • 若开邦的地理位置

随着印巴分裂、孟加拉脱离巴基斯坦独立建国,大批孟加拉难民逃进了若开邦,进而蔓延到缅甸内陆。现在,若开邦300万人口中有100万知孟加拉人。

从此若开邦的土地上两族人一直处于纠葛冲突之中。

军政府上台后,铁血无情的奈温发动了清剿行动,其中以1978年和1991年的两次战争最为猛烈,收回了大片土地,许多穆斯林而沦为贫民,无家可归。

罗兴亚人面临尴尬的处境,无地方可去,缅甸驱逐他们,而孟加拉却无力承担200万难民的压力,要遣返他们。从此“罗兴亚难民”这一称呼被国际社会使用。

  • 罗兴亚难民

2016年10月,一支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罗兴亚人救世军”极端分子在若开邦北部的孟都地区对当地的缅甸边境检查站发动了袭击,造成9名军官和4名士兵死亡。

缅甸政府认定“罗兴亚人救世军”为恐怖组织,于是拉开反恐大幕,这一下使若开邦局势高度紧张,进一步恶化了罗兴亚人的生存条件,并诱发新一轮罗兴亚难民潮。

本来是一个国家内部的问题,现在已变成错综复杂的国际问题,国际舆论也就把昂山素季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 缅甸及周边地图。缅甸西部的若开邦为缅甸佛教徒与穆斯林冲突最厉害的地区

· 03 ·

让美国愤怒的“女神”

昂山素季被西方誉为“东方的曼德拉”。

她的父亲是缅甸独立领袖昂山将军。1947年7月,昂山将军被英国人支持的缅甸爱国党人刺杀,昂山素季时年2岁。

  • 昂山素季的父亲昂山将军(Bogyoke Aung San)

其后,她跟随母亲在印度生活,后来去了英国。

1988年8月,她回国探母时,恰遇缅甸爆发学潮,官方的严厉镇压让昂山素季感到震惊,她选择留下来投身反对运动,并创办了“全国民主联盟”。

因为昂山将军女儿的身份使她获得了大量的支持者,她所坚持的“非暴力”的斗争理念,也被国内国际社会认可。      

2015年11月,缅甸举行25年来首次公开竞争的全国性大选, 昂山素季领导缅甸全国民主联盟在1150个议席中斩获886席,25年后再次取得压倒性胜利,开启缅甸新的历史。

  • 2014年11月14日,缅甸东盟峰会上,奥巴马与昂山素季举行会晤,并拥抱亲吻昂山素季。

昂山素季兼任外交部、总统府部、教育部、电力能源部4个部的部长,成为缅甸权力结构中第二号人物。

但是,这位被美国誉为“民主女神”“人权斗士”的昂山素季,上台以后,在罗兴亚人问题上让美国人大失所望。

西方的媒体一股脑地偏向罗兴亚人,批评缅甸人民和政府没有给予罗兴亚人基本的人权。联合国也出面施压,要求缅甸政府给予罗兴亚人公民身份,否则,缅甸就不能被视为彻底地走向民主。

  • 昂山素季

昂山素季的缅甸民盟的立场是:“我理解,西方国家在罗兴亚人的问题上正在给我们施压,根据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法律,我们不能接受罗兴亚人。”

美国由原来的支持完全变成了指责,西方媒体态度也因此发生180度的大转弯。

美联社道称,缅甸的昂山素季“堪称30年来世界上最受尊敬的政治犯,始终是军政府统治下缅甸的一位勇敢的人权和民主斗士,然而她当权之后,却似乎与民主人权渐行渐远”。

昂山素季成了“民主的独裁者”“西方的罪人”。

  • 30万外国网民签名呼吁取消昂山素季诺贝尔和平奖

  • 缅甸若开邦爆发冲突后,巴基斯坦卡拉奇的伊斯兰支持者在街头示威,抗议缅甸对罗兴亚人的迫害。

为什么西方社会对罗兴亚人问题如此看重呢?这就不得不涉及中国了。

· 04 ·

西方舞剑意在中国

因为若开邦的安定与否对中国很重要。

中缅油气管道起点正好是若开邦的皎漂。可想而知,如果这个地方发生战乱,这对中国油气油管道形成巨大的威胁。

  • 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

现在中国正在推行“一带一路”战略,带动周边国家经济发展,正在规划中缅孟印高速公路、铁路通道,但“罗兴亚人救世军”势力正好位于中缅通道之间。

2016年4月,昂山素季在缅甸内比都会见王毅,希望中国保持友好,共同促进缅甸的经济开发。对缅甸未来长远的发展来说,中国是一个离不开的助力及合作伙伴。

美国希望同缅甸发展关系以使其对抗中国在亚洲的崛起,但缅甸未必会自甘成为美国的棋子。

美国当然就很不高兴了。

于是,罗兴亚人就成了西方倍加关注的问题,昂山素季也从他们心中的女神变成罪人,而对缅甸的“罗兴亚难民”的问题横加干涉。

在这样的“关心”之下,恐怕若开邦的“罗兴亚难民”问题会越来越复杂.....

所谓的难民问题不过是个美丽的“幌子”!

面对西方的压力,昂山素季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

微信扫描识别二维码  
关注世界华人周刊微信公众号(wcweekly)
可及时收到更多更新鲜的好文章


  • 我要评论

    评论内容*
    姓名
    验证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