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被低估的女演员郝蕾:拍禁片,两度离婚,42岁成为单身母亲
来源: 世界华人周刊 海外观察第一站  日期:2021-01-14 19:55:06  点击:2280  属于:非常人物

最近,章子怡“下凡”后的第一部电视剧《上阳赋》播出。以开拍时38岁的年龄去扮演刚到及笄之年的少女,虽然是作为华语影坛最年轻的大满贯影后,章子怡的力不从心也暴露无遗。

前不久,章子怡在《我就是演员3》中质疑一个演员的选择:“不适合你的角色,你为什么去接呢?”

这句话如今看来,恰恰是一个强烈的反讽。

针对章子怡“何不食肉糜”的立场,郝蕾表达过鲜明的态度,也不认同她的“天赋论”:“不是谁生下来就会演戏的,我就不是一个有天赋的演员,所以会更加努力学习。”

当张檬坦承整容毁掉了自己整个演艺生涯时,她现身说法予以鼓励:“作为一个女演员我已经胖成这样了,但我还是这么自信地坐在这里。因为我的演技是谁也拿不走的。”

坐在那里的郝蕾,不再年轻,身体已发福,从她的直言快语中仍可以感受得到,一个女性在历经命运沉沉浮浮后的底气。

凯叔说:“我对中年女性总抱有很大的敬意。她们活了半生,看透了人生的不容易,却依然那么鲜活,朝气蓬勃地活着。”

1、

不能不承认,生而为人,是一个不断渡劫的过程。

风雨考验之,岁月摧残之,凡人没有“金钟罩”,如何涉险过关?

李安导演说:“这个世上唯一扛得住岁月摧残的就是才华。”

对于一个演员而言,唯有过硬的演技才能撑得起一个演员强大的自信心。

正是因为实力不俗,郝蕾在《我就是演员3》中,才拥有臧否他人的资格。

3岁时,刚刚学会说话的郝蕾,就指着电视机告诉奶奶:“我以后一定要进到这里去。”

▲ 郝蕾小时候

中学时,同学们都认为这个特立独行的女孩有些神经质。但那时的郝蕾一直有个强大的信念:“我一定要做成这件事。”

15岁那年,郝蕾如愿以偿地考上了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演员剧团。那时的她是班里最小的学生,但也是最努力、最能吃苦的。

1996年,郝蕾被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录取。

读大一那年,她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电视剧《17岁不哭》。

▲《17岁不哭》剧照截图

郝蕾饰演的杨宇凌梳着“小鹿纯子”头,在一笑一颦中展现出来的纯真与美好,带给人们关于青春最难忘的悸动。时至今日,仍有观众评论说,李晨和郝蕾之间的那种朦胧感觉,正是他们的爱情启蒙。

从小就怀揣着演员梦的郝蕾,用一部堪称经典的成名作为自己的表演生涯写下了一个起势惊艳的开头。

▲《17岁不哭》电视剧中的郝蕾、李晨

这部剧为她在圈内打开了知名度。和她一起搭档的李晨回忆起当初的合作时说:“当时的郝蕾就和其他同学不一样,是一个特别有思想的人。”

有思想的人,往往不会故步自封。郝蕾在拍完《17岁不哭》后直言自己不想再重复“校园偶像”的戏路,要尝试更丰富的表演。

于是,《少年黄飞鸿》里明媚灿烂的十三姨、《缘来一家人》里纯朴耿直的姜九、《肥猫寻亲记》里又渴望爱情又物欲的方纪香……都成为被她塑造得令人过目不忘的形象。

▲《少年黄飞鸿》郝蕾饰演的十三姨

早期的作品中,她鲜少有机会演到主角,但对郝蕾来说,当主角的演员不一定是好演员,但能将角色演出灵魂的演员才是好演员。

2002年,她将《少年天子》里的一个因妒成狂的深宫怨妇——静妃,呈现出了十足的不甘与悲凉。

▲《少年天子》里扮演静妃的郝蕾

深宫女人的欲望纠缠着爱恨离合,羼杂着无法支配自己命运的无奈与无力,就像班婕妤的那首《团扇诗》中的“团扇”:起初是“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结局却是:“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由皇后变成静妃的过程,是自尊心挫骨扬灰的过程,是爱越来越偏执,越来越卑微的过程。

▲《少年天子》剧照

郝蕾不只看到了静妃的狠辣腹黑,还看到了她的哀怨与可怜:为保住尊荣的挣扎,为求取爱的垂顾的衔恨忍辱。尽管这个角色并不讨喜,但郝蕾凭借自己对人物的个性化解读,让观众对静妃反生几分怜悯之情。

那年,郝蕾只有24岁,但她在剧中的表演已经让人惊叹是“神来之笔”。

一年后,导演娄烨盛情邀请她出演《颐和园》。起初,因为有大量裸露镜头,考虑到当时男友邓超的感受,她拒绝了。后来在娄烨导演的极力游说下,加之剧本本身的吸引力,她还是决定出演。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最终成就了郝蕾演艺生涯中的一个巅峰。

2、

郝蕾在《颐和园》中贡献了精彩绝伦的表演,余红这一角色后来被公认为教科书级别的演出,而郝蕾借助此片在业界获得了广泛的认同。

▲《颐和园》剧照

影评人程青松在为金马奖评选的百大华语电影写的关于《颐和园》的影评里,这样评价郝蕾:

“余红的扮演者郝蕾同时用充满激情与感伤的表演带出了来自历史和爱情之中的隐痛感。”

因为电影中余红有大量的激情戏,所以无论是由哪一个女演员来演绎,挑战传统价值观都会有冒天下之大不韪之险。

但郝蕾坚定地表示:“即使不被人理解,我也要坚持,直到向大家证明什么才是好的表演。”

《颐和园》最终将郝蕾一举推上了“文艺女神”的宝座,但因剧组未经批准参加境外电影展以及大尺度片段,后在国内被列为了“禁片”。

一时间,毁随誉来。加之与邓超的分手,处于四面楚歌中的郝蕾整日恍惚,一度想去自杀。

但后来在与易立竞的对话中,她仍然表示了自己能够出演《颐和园》是一件幸运的事:

“我觉得我能够参演这样一部戏,我是不会有遗憾的。”

在余红的笔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人其实是愿意孤独的,人也是愿意死的,要不然,为何偏偏与最心爱的人作对,为何对眼前的一切漠然,而去注目永不可及的事物呢?”

▲《颐和园》剧中的郝蕾、郭晓冬

那种注目与企望,于郝蕾而言,其实是对自己灵魂的献祭。

3、

直到2006年,和郭富城合作的《白银帝国》才让郝蕾重回浪尖。因为这部电影,她被提名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女主,一年后终以《第四张画》拿下金马奖最佳女配角。

▲《白银帝国》剧照

▲《第四张画》剧照

此后,她在《浮城谜事》中扮演为爱复仇,最终又毅然放手的陆洁;在《黄金时代》里成为被打上时代烙印的女作家丁玲;在《亲爱的》里,她化身为一名痛失爱子的母亲。

▲《浮沉谜事》剧照

在这部电影里,演戏向来以爆发力著称的郝蕾贡献了克制的表演。在失去孩子后,她将一位母亲的张皇失措、焦灼无助、肝肠寸断并没有以夸张渲染的方式呈现,那种渐进式的崩溃,就像潮汐慢慢涌上海岸,直至将一切席卷而去……

由充分释放,到克制内敛,不止是演技的跃升,也是人格日臻成熟的体现。

在《亲爱的》里,郝蕾虽然戏份很少,大多数时候只是作为沉默的背景,但编剧史航却评价说,郝蕾“没台词时表演更耀眼”。

影评人程青松曾毫不掩饰对她的欣赏:“郝蕾是中国最被低估的女演员。”

有人甚至称她是影后“无冕之王”。

主持人易立竞在采访她时曾直言不讳:

“你被称为演技派,可是我印象中你好像只有金马奖一个女配角。你不会觉得自己被低估了?”

“我不会。有的时候不需要你得这个奖,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从我们个人的角度说,我需要,但是整个市场不需要。重点不是你有几座奖杯,当然谁都想得奖,重点是你的每一点一滴对表演也好,对电影也好,是否产生了作用。”

她毫不回避自己对奖项的野心,但她又清醒地意识到,自己需要的是表演,而不是市场。她更在意的是自己是否赋予了角色以恒久的生命力,以及经得起时光淘洗的巨大魅力。

▲《情满四合院》剧照

所以她不止一次地表达过自己对表演的忠诚与热爱:

“每个人生来都有她的任务,我觉得我的任务就是演戏。”

“我希望代表这个时代成为优秀的演员。”

严歌苓在《雌性的草地》中写道:“理想这东西绝不能有半点勉强。理想可以追求,但不一定要看到它实现,更不应急于享受它的成果。”

但在一个浮躁喧哗的时代,多少人汲汲于“钱货两讫”的现时成果?多少人能真正地执念于自己的理想主义?

2007年,刚刚签入橙天的郝蕾在经纪人王京花安排下接了一部剧,进组没几天,她发现班底不专业,便果断退出了。

当时的橙天在业内声势颇盛,搭上这艘“顺风船”,将来也许会如日中天,况且,她和王京花的私交也很好,但她的原则不会因为个人感情而改变。因此郝蕾的解约让她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她也曾经为了当代艺术摄影图片展远赴印度、尼泊尔取景,配合主题“无来去处”,在一片哗然中忍痛将长发剃掉。

她无法左右人们对她的看法,但她始终有自己的坚持:

“有人说我特别自我,自我并不等于不配合,我可以配合,但是我绝不迎合。”

在中国人的生存“智慧”里,“如何讨好别人”,“如何顺应这个社会”似乎是一门必修课,所谓“与世俯仰”,可是终其一生,我们很多人都没有学会讨好自己,甚至没有勇气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而那个能够“孤注一掷”的人具备的岂止是一份勇气!

4、

这样的郝蕾,似乎给人留下了视艺术为生命的印象。事实上,她是一个“不会为了事业而牺牲自己生活”的人:

“我不贪名也不贪利,我贪爱。”

和邓超情到浓时,两人还留下了相同的文身。最终的结局却是:分道扬镳。

对于这段感情,郝蕾有飞蛾投火一般的倾注:“我从来没有那么爱一个人。”

▲《少年天子》剧照里的邓超与郝蕾

分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郝蕾深陷抑郁的泥沼。

旁人只看到她后来云淡风轻的结果,而她自己却要在痛苦的汪洋中艰难上岸。

邓超和孙俪结婚的时候,郝蕾发了微博,只有6个字:福临,幸福快乐。

“福临”是《少年天子》里,邓超扮演的角色名字。

他们共同完成的作品,是相爱的起点,也成为回忆的终点。

但那6个字的祝福,她随即删除。

▲ 201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颁奖礼上,郝蕾给邓超、段奕宏、郭涛颁奖

她用这样的方式,与曾经爱过的人,与自己的青春,做最后的告别。

2007年,郝蕾和在合作电影时结缘的李光洁低调完婚。

▲ 郝蕾与李光洁

他们做客节目时,主持人谢楠调侃道:“这对夫妻十分特别,没有婚戒,没有婚纱,也没有举办隆重的仪式”,听闻此语,郝蕾浅笑盈盈。

有情饮水饱的女子,最终并没有等来她期待中的婚礼,却等来了一张闹得沸沸扬扬的“牵手照”。

郝蕾随即发表声明,两人关系到此为止。

两年的短暂婚姻,像一场来不及苏醒的幻梦,当她被骤然搁浅在沙滩上时,才知镜花水月,转眼成空。

但无论对邓超的用情至深也好,对李光洁的快刀斩乱麻也罢,无论多爱,她都可以走得出来——再贪爱也绝不将就。

其实蚀骨的爱与绝望,都是一样的,它们让人总是有最深刻的体验。

2013年8月,35岁的郝蕾生下一对双胞胎,孩子办百天的时候,她举办了婚礼,公开了自己的第二段婚姻。

▲ 郝蕾与双胞胎儿子

尽管她当时的先生只是一名普通的国家公务员,她仍然是奔着“一生一世”去的。

但相爱容易相守难,结婚7年后,她的婚姻又一次划上了句号。42岁时,她成为了单身母亲。

▲ 郝蕾与刘烨

“我不愿意拿柔弱去示人,不代表我没有柔弱。但我不希望变成祥林嫂。”

同情与怜悯对她而言,没有任何意义。

有人叹息道,郝蕾情路坎坷。

其实每一个不肯将就的人,终究要走上一条异常崎岖的道路。极端幸运的人,毕竟太少;大多数人最后都会委曲求全,去聊度所谓“岁月静好”的生活。

可是有些人,更愿意成全自己。

这个并不完美的女子,在她的身上,似乎有很多可供指摘的槽点:

敏感、疏离、孤傲、浓烈、黑白分明,不懂转圜,有时喜欢硬扛到底,这样的性情无论在事业上和感情上都注定充满波折,但她却又在每一次“死”过后,奇迹般地重生。

这是她的强大之处,哪怕舔舐过刀刃上的血之后,也能转化为滋养她灵魂的成分。

这也正像有人说的那样:“她的自洽就是生活重锤一锤一锤砸向她,她能把经历内化而不被打倒的关键。”

但从锐利到温润,从烈焰到清风,她的真性情从未变,属于她自己的骄傲也从没有改变,变的只是她看待这个世界和人生的视角:宏阔于天地,轻飏在我心。

就像2012年,她再次接受易立竞采访时,说到当年“贪爱”的观点,已经转变为努力修习“什么都不贪”。

她坦言一定是“你贪到了,然后你才会说其实我知道那种感觉是什么。”

她非常信服朋友讲过的一段话:他说大家都别太指望自己成为“佛”,因为释迦牟尼出生的时候已经过了物质关,而我们谁都没有过这关,我们先要去追求这一关,然后你才谈得到“你不要”或者“放下”之类的。

她为此强调,“我们不能虚伪地说,我们不需要它。”

需要多么真实和坦荡,才有勇气说出这样的话:“我的人生没有秘密。”

把自己敞亮地放到世界面前,就是把自己的铠甲与软肋一并交出,就像这些年来,她将自己的真诚与无畏倾囊而出。

在付出沉重代价的同时,她也听到生命山谷的回响从微弱到清晰。

在一个急遽变化的时代,太多的东西左右着命运河流的最终走向,时运与机遇交错,宏图与实力博弈,以致她的野心还远未实现,曾经的光芒也日益黯淡。

但那些经典的形象将是她一生的勋章。

接纳渐渐老去的自己,接纳万丈雄心之下最终归于平凡的自己,这其实是我们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活得收放自如也好,活得大开大合也罢,在人生的舞台上,一个人最成功的角色,不是浓墨重彩地扮演他人,而是始终如一地出演自己。

毕竟,成为忠于自己的信徒,才是这个世上最难的事。文/荠麦青青



  • 我要评论

    评论内容*
    姓名
    验证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