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者性侵北大才女:20年后,穷追猛打,还不迟
来源: 世界华人周刊 海外观察第一站  日期:2018-04-09 19:53:26  点击:3674  属于:非常人物

4月5日上午,一篇实名举报的文章引爆网络,一石惊起千层浪,一桩20年前的“教授性侵案”也浮出了水面……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方小小

这两天,北大这所知名学府再次频上热搜榜。不过上得却不光彩。

20年前,1998年,北大中文系教授沈阳,性侵本系1995级女生高岩,并导致高岩自杀。

  • 前北大中文系教授沈阳

而当年沈阳仅仅吃到一个“警告”处分,丝毫没影响他的前途,甚至还在北大评上博导,随后又跳槽,摇身成为“长江学者”,拿到国家文科领域最高人才头衔。

20年后,高岩的同班同学实名举报“沈教授”,才让整个事件又重新浮出水面。

20年,高岩父母两鬓斑白,白发人送黑发人,提及往事依旧悲痛欲绝,哽咽失声。

  • 2018年3月11日,高岩20年忌日,高岩父母给爱女扫墓

20年,沈阳教授却依旧顺风顺水,春风得意。

· 01 ·

根据高岩同窗的叙述,沈阳先是对高岩进行假意示好:每天利用教师的班车搭载高岩去学校,之后又利用学生对老师的敬仰和信任,以讨论学术问题的借口将高岩引诱入自己家中,“饿狼扑身”对其进行性侵。

而更加恶劣的,是沈阳在事后试图将高岩甩掉,在校园中散布谣言,称高岩对他是一厢情愿,“精神有问题”。最终,年仅21岁的北大才女在情感纠葛以及舆论压力之下自杀,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 大学时代的高岩

时隔20年,当年高岩的同学和朋友站了出来,实名举报“沈教授”,整个事件又重新浮出水面。

而在此之前,高岩这个名字,只是校园花边绯闻中一个神秘的女主角而已。

20年前,一条年轻美丽生命的代价,换来的仅仅是沈阳得到了校方一个不疼不痒的“行政警告处分”。

  • 迫于舆论压力,北大于4月8日公布当年对沈阳的行政警告处分

从这份警告来看,至少有两点是毋庸置疑的:
1、沈某确实说过:“那你就算我女朋友吧”这样的“不当言论”;
2、沈某确实做出过“搂抱亲吻”的举动。

· 02 ·

当然不能对沈阳教授缺席审判。即便他是祸首,也要听听他的说法。

对于北大处理意见提到的两种“不当”言行,沈阳给出的理由是“感觉高岩的精神状态有问题”。

如此看来,无论是搂抱亲吻,还是“那你就算我女朋友吧”,应当是沈某出于对高岩的一种同情式心理安慰?或者说是“心理治疗”?

对一个正常的成年人而言,如果感觉一个女生精神状态有问题,难道第一时间不应该是想办法让她就医,或者至少自己要赶紧避开么?

而这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教授,反而进行“搂抱亲吻”,说什么“你就算我的女朋友吧”,这到底是个什么混蛋逻辑?

只能说,做出此种行为的教授,要么就是道德有问题,要么就是脑子有问题。但无论是哪种问题,出于对全体学生的安全负责的考虑,至少都不应该让他继续任教,而非仅仅是给一个行政警告处分,难道不是吗?!

一个已经死去的生命,和一位活着的,对于校方而言非常有学术价值的教授,到底孰重孰轻?很可惜,当年的校方,在疑点重重、漏洞百出、值得追查的情况下,权衡利弊,放弃了替死人伸张正义,只是给了沈阳一个“行政警告处分”。

  • 上师大、南大文学院、北京大学对事件发出声明(点击放大查看图片)

由此,对于一座高等学府而言,天理和公义,在“学术价值”面前变得微乎其微,不堪一击。

甚至,沈阳在事件后,还依然在南大、上海师范大学任教。

· 03 ·

如果说当年的那份处理结果是沈阳的一把保护伞,那么在今天,沈阳的帮凶却依旧存在。

当该起事件在20年后被重新提起,竟然匪夷所思出现以下的声音:
“这个事件不是偶发,是持续了三年,发生了很多次,不是性侵那么简单,看得出她对老师也有感情,这根本就是师生恋啊!”
“这个女生没准也有所图,一个巴掌拍不响……”
“如果从一开始就死命反抗,不和教授独处一室,也不会落得这个结果。”
“都过去20年了,为何现在才想起来举报?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正是这些来自外界的种种质疑逻辑,不仅让罪犯有恃无恐,而且令很多遭受性侵的女孩子都产生了莫名的羞耻感,即便是特立独行的Lady Gaga,当谈到自己19岁被性侵时,也同样用了“羞耻”两个字:“今天我与全世界分享我其中一个最深的秘密,这秘密会令你有着病态的羞耻。”

在这样的逻辑下,受害者反而被钉在了耻辱柱上。就在一年前,台湾文坛的才女,媒体眼中的满分漂亮宝贝林奕含自杀身亡。她生前被补习老师性侵后,产生了一种病态的羞耻感,无法解脱,最终选择了用生命的代价,让世界睁开眼睛。

  • 林奕含

林奕含生前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屈辱:“他强暴一个女生,全世界都觉得是她自己的错,连她自己都觉得是自己的错,罪恶感又会把她赶回到他身边。”

· 04 ·

事实上,熟人性侵和强奸虽然很难界定,但是一点都不罕见。一篇题为《没有做出反抗的女性算不算被强奸》的文章,揭示了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在2011年进行的一项全国范围的调查。

该报告指出:在美国,大约有19.3%的女性(超过2300万人)在她们的一生中遭受过强奸。在这些女性受害人中:约87.1%在第一次被强奸之前就认识侵害人,约2.6%曾被有权威的人(如老板、老师、教授、教练等)强奸。约46.7%曾被其他熟人(如朋友、邻居、第一次约会对象等)强奸。

  • 韩国电影《熔炉》截图

大约50%左右的亚洲女性在遭遇熟人性侵后都不会选择报案。一方面是性教育的缺失,令受害者失去防备,同时事后会产生莫名的恐惧感,甚至“反正生米已成熟饭”的想法;另一方面,不少人出于之前建立的个人情感因素,比如高岩对沈某的敬畏与崇敬之情,从而内心倍感纠结,也很可能不会立即报案。

最令人气愤的就是:在外界的种种质疑声中,被性侵的女孩子是不值得同情的,由于种种原因,在遭受性侵后没有第一时间站出来,从而备受外界的指责与质疑,仿佛犯罪是有时效性的。


席卷全球的反性侵/性骚扰运动

 
在这样的逻辑下,所有迟到的正义都有可能是一场阴谋诡计,甚至令坏人一旦做了坏事,仿佛只要熬过一定期限(比如20年)就可以长舒一口气。

 

· 05 ·

人们常说:正义只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事实上,恰恰是旧事重提和对当年的高岩之死的穷追不放,才得以让20年前这份漏洞百出的处理结果重见天日。

可如今,却总有人因为它的姗姗来迟,而企图不让它入场。假如正义因迟到而被不断的质疑,被拒之门外,甚至由此而变成永远的缺席,那才是一个文明社会最大的悲哀。

  • MeToo(我也是),是美国女星艾莉莎·米兰诺等人2017年10月针对美国金牌制作人哈维·温斯坦性侵多名女星丑闻发起的运动,呼吁所有曾遭受性侵犯女性挺身而出说出惨痛经历

回到高岩事件,今天,北大依然避重就轻,南大、上海师范大学躺枪。沈阳教授虽然焦头烂额,却只受到舆论煎烤而已,依然头戴长江学者、博导、教授等头衔,于名于利并无实质损失。

所以,20年后的今天,对祸首穷追猛打,还不迟。

不能杀一,遑论儆百。



  • 我要评论

    评论内容*
    姓名
    验证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