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别再叫我“老外”!79岁加拿大女作家,为何坚守中国31年?
来源: 世界华人周刊 海外观察第一站  日期:2022-03-01 20:19:30  点击:5234  属于:非常人物

 

她将半生奉献给了中国,成为外国人在中国的一个传奇。

 

她出生在加拿大,48岁来到中国。

 

从踏上这片土地开始,她便深深地迷恋上了这里。

 

她走遍大江南北,用画笔、文字和镜头记录所见所闻,把中国介绍给全世界,在中外报纸杂志发表数千篇关于中国的文章。

 

她说:“我已游历完了中国大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1997年,我曾经翘望香港回归;1999年,我又去了澳门。而现在,我就等着台湾和大陆统一后去台湾了。”

 

她的书中没有豪言壮语,但反映的是中国的民生百态,以局外人的独特视角,描绘了一幅当代中国的“清明上河图”。

 

● 李莎·卡尔杜齐

 

她叫李莎·卡尔杜齐。

 

教书30余载,著书90余部,发表文章4千余篇,办个人画展20余场,仅文学作品就获得过70多个国际奖项。

 

献血百余次,若不是血站发现她早已超过规定年龄加以拒绝,她还会继续。

 

资助14名贫困学童和6名藏族女孩上了大学,与她们结成母女或祖孙关系。

 

她的人生,充满着令人动容的传奇色彩。

 

 

 

李莎·卡尔杜齐(Lisa Carducci),1943年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市。

 

自幼聪明机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蒙特利尔大学,获语言学博士学位,精通法语、意大利语、英语和西班牙语,毕业后成为一名法语教授。

 

工作之余,她喜爱旅行,画画,写作。

 

有一次,她创作了一部小说《恋爱季节》,书中描写了4次生命轮回,其中一次发生在中国。

 

她想,为什么不趁着这个机会,到真正的中国看一看呢?

 

说走就走,她收拾行囊,立刻起程。

 

 

正值80年代,中国刚刚打开国门,中西方文化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接触并碰撞:

 

中国人含蓄委婉,西方人直截了当;

 

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西方人更愿追求自由和个性;

 

中国人热情好客,劝客人多吃多喝,西方人则顺遂个人意愿,不督促不强求……

 

种种“文化震撼”,让李莎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在中国住了3个月,之后返回加拿大,但她的心,似乎已留在了那个遥远的东方国度。

 

“灿烂的中国文化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我,认识和了解中国是我的一大心愿。”

 

她开始尝试将自己的求职简历发送给中国的用人单位,希望能得到一个在中国工作的机会。

 

但因距离太过遥远,加之不太懂中文,那些信笺往往石沉大海。

 

一次次的失败,让李莎在微末的希望中,越来越心灰意冷。

 

可她从未放弃,一边工作,一边努力学习中文。

 

终于,两年后,1991年6月,她收到了来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任教邀请函。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怀着满心的激动,李莎奔赴心心念念的中国,来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了一名法语和意大利语教师。

 

可能连她自己都没有想到,这次到来,竟与中国结下了一段长达30多年的深厚情缘。

 

 

 

为了学好中文,李莎在各种场合练习中国话,坚持用中文与人交流。

 

她认为,只有用中文沟通,才能加深对中国的认知和情感。

 

一开始,她常常因说错话而闹出误会。

 

那天,她去粮店买大米,对粮店的店员说:“我要买米饭!”掏出饭票给店员看。

 

店员带着她走到门外,指着马路对面的饭馆跟她说:“米饭在那儿!”

 

她连忙解释:“不不,是没做熟的……”

 

店员忍不住笑了,她自己也笑了。

 

“或许有人会觉得说错话很尴尬,但我不会,别人笑,我就跟着他们一起笑。”

 

 

直爽开朗的性格,让李莎快速适应着中国的生活,交到了许多中国朋友,与同事的相处也十分融洽。

 

生日的时候,李莎特意邀请了几位熟悉的学生和同事,到家中小聚。

 

打开门,却吓了她一大跳:她看到十几个人在门外等候,齐刷刷地祝她生日快乐,还有人担心家里没地方坐,自己带了凳子。

 

李莎打心底里高兴,同时也很不理解。

 

“我当时真的不明白,我明明没有邀请他们,他们为什么要来呢?而且,他们还全都来早了,我甚至没有换好衣服……”

 

 

后来她才知道,在中国,身边的人都会分享别人生日的喜悦,而在知道熟人尤其是老师、长辈生日后,不来祝贺是不礼貌的。

 

这也让李莎明白,中国人的很多礼节在书本中是学不到的,一定要亲身经历和体会,才能真正读懂中国文化的有趣和精妙之处。

 

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工作两年后,李莎转到中央电视台,担任中央电视台改稿员、编辑员和配音员,之后,又受聘于中国外文出版局,独自承担《中国与非洲》和《北京周报》两刊的法文改稿与翻译工作。

 

她每个月需要改、编、翻译十多万字的稿子,工作繁重,但她乐此不疲。

 

这些对外介绍中国的栏目,让她对中国有了更丰富和深入的了解,透过文字,她觉得自己仿佛徜徉在广袤的中国大地,见识着形形色色的中国人、中国事,她融入其中,成了亿万中国人中的一员。

 

 

“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可以说,是1991年来到中国以后度过的。我热爱中国,我永远也不会习惯‘老外’这个称呼。”

 

有一次,她冒雨钻进一辆出租车,司机问她:“你是外国人?”

 

她朝司机转过身,以中国人的方式,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我?”

 

司机得出结论:“啊,你是新疆人!”

 

那一刻,她为自己被当成中国人而高兴不已,她觉得自己终于完全摒弃了“老外”的身份,全身心地融入到了中国人的点点滴滴中。

 

 

 

 

李莎对中国这片土地的热爱,不仅仅表现在主动学习和主动融入中国文化中。

 

她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是中国的代言,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一道窗口。

 

多年来,她的足迹几乎踏遍了中国各省,采访过成百上千的人们,在10多个国家的报纸杂志,累计发表数千篇关于中国的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这个东方古国浓厚炽烈的感情。

 

 

她的文章内容五花八门,涉及社会道德、城市建设、子女教育、动物保护、退休劳保等诸多话题,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着中国的民生百态。

 

“许多国家的人对中国都缺乏了解,当我回加拿大或去别的国家时,他们会问我一些很‘天真’的问题。比如说当他们看到照片中一个中国人躺在树下,会觉得中国人怎么都穷得无家可归?这时我会告诉他们:在中国,午睡是人们的生活习惯,躺在树荫下是很自然的生活乐趣。”

 

曾有一些在华的外国人认为,如果他们有资格获得在华永久居民身份,就应该给他们提供住房、医疗保险、交通等福利。

 

针对这种观点,李莎的解释显得毫不客气:“中国不是一个移民国家,没有人强迫谁来这里工作,如果我们来到这里,那是因为我们想来。”

 

● 李莎在2015年“BLCU中外汉学家翻译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上发言

 

她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和视角,在这类争议性的话题上,充当了很好的义务政策讲解员的角色。

 

虽然是外国人,李莎对中国的了解,却似乎比很多中国人还要精透。

 

她走南闯北,周游全中国,还曾4次前往新疆采访,10多次到内蒙古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与当地人同吃同住。

 

● 李莎记录在新疆的点滴生活:新疆太好了

 

在她看来,中国地大物博,有很多值得欣赏和深入了解的民俗风光。

 

然而如今,她发现很多中国人放假时,会选择到国外度假,这让她很是惋惜。

 

“我觉得中国人更应该多了解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中国似乎有很多年轻人看好国外,我便写文章,试图让他们明白,外国并不是天堂。在那些标榜‘重视人权’的国度,却有无家可归的老人和少年露宿街头。那些梦想去国外天堂的中国人,为什么不去珍视中国取得的巨大进步,并继续致力于本国的发展呢?”

 

言语中的恳切和真挚,皆源自那份对中国的深沉热爱,和对中国人民的殷殷期盼。

 

● 李莎在蒙特利尔书展讲述中国

 

工作之外,李莎会经常参加公益活动。

 

她自发组织身边人,为青海贫困地区捐献食品、药品、衣物,通过自己的力量资助青海、云南、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完成中学、大学甚至研究生的学业。

 

2001年,国家为了表彰李莎所做的贡献,向她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奖”。

 

2005年,李莎获得《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成为首批获得北京市永久居留权的外籍专家。

 

● 李莎获得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2015年,李莎荣获中国政府颁发的“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对此,李莎倍感欣慰:“正是由于中国政府觉得我做的工作是有必要的,是搭建中外文化沟通的桥梁,所以才颁发这些奖项给我。我觉得自己曾经做的工作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让世界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李莎始终致力于此。

 

美国《时代》周刊一篇题为《中国眼中的世界》的文章指出,“改变自身在其他国家眼中的形象,将是中国成为世界大国过程中需要面对的议题。”

 

是的,在当今这个几乎被西方媒体控制了国际舆论导向的时代,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显得重要且艰难。

 

而李莎,一直走在这一领域的前沿。

 

 

她将半生奉献给了中国,成为外国人在中国的一个传奇。

 

这段传奇或许不曾轰轰烈烈,但她已竭尽所能,努力将中国故事,讲到最好。

 

这样的人生,足够色彩缤纷,也足够令人感动。

 

虽拥有外国人的样貌,却不乏一颗真挚的中国心,热爱着这片土地,爱护着这片土地上需要帮助的人民。

 

她是永远的中国同胞!文/牧龙闲人

 



  • 我要评论

    评论内容*
    姓名
    验证码*  

    评论列表